
“近年來,國內酒業結構的升級步伐加快,消費對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尤其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將持續支撐消費的總增長,”在18日舉行的第21屆五糧液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上,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就明年及今后一段時間的白酒行業走勢給出了他的判斷,“這對于高端白酒的大眾消費已成為核心增量的白酒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由于宏觀經濟近年來的不景氣,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白酒行業在2013年和2014年收入與利潤增速急劇下滑,利潤甚至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但自2015年以來,行業經營情況有所改善,收入增長加快,利潤也扭轉了負增長。市場普遍認為,過去的2016年對白酒行業而言,是從多年低谷走向“弱復蘇”的一年,其中一個有著重要參考意義的信號是價格上漲。盡管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市場對白酒行業的研判也還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消費升級已經給白酒行業帶來了積極影響,名優白酒已率先實現復蘇。
以五糧液為例,李曙光在大會上透露,今年1—11月,五糧液集團公司實現銷售收入732.8億元,同比增長10.9%;實現利潤總額134.5億元,同比增長42.6%,在收入、利潤及增幅方面都創下了近五年來的最好水平。2017年全年,五糧液集團的預計銷售收入有望突破800億,利潤總額140億。
“名優白酒企業將引領本輪的白酒行業增長。”李曙光認為,這是由消費升級、消費需求變化和產業的發展需求決定的。李曙光提供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看法:今年前三季度,中高端白酒的銷售增速達到了38%,同時,位于前五名的名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20.3%,利潤占全行業的60%以上 ,遠高于白酒行業的平均增長率,市場份額向名優品牌集中的二八分成的趨勢更加明顯。
此外,李曙光還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使得中國白酒的國際化發展正處于一個重大歷史機遇的風口上。“有很多機構的研究顯示,對白酒行業來說,一帶一路(倡議下)潛在的白酒消費額是國內消費量的兩倍以上。”
有分析認為,白酒行業目前總體規模已經趨于平穩,未來將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兩級分化現象愈加明顯,產業發展逐步走向集中,白酒市場即將進入下半場。對于市場上的這一論調,李曙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增量市場和存量競爭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于名優白酒企業來說,增量市場依然存在。“核心增量就是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消費基礎的變化,使我們更多的面向大眾消費,”李曙光說,“我認為中國白酒市場剛剛進入中場。”